脊椎保健最好的運動-反常向運動

許多醫師、物理治療師、復健師、健身教練等等專業人士
面對病患有脊椎的問題時
始終以"增加肌肉力量"的方式
去協助病患減緩因脊椎問題造成的不適
其實,如果加上「反常向運動」
效果其實會更好
有興趣的朋友們,歡迎上網搜尋「反常向運動」的關鍵字
相信你們一定找不到相關的資訊
因為這是館長在攻讀「整脊醫學研究所」時所學到新的觀念
而「反常向運動」的理解,會稍微運用到解剖學的概念
以下簡單的概述原理
人體的脊椎中,頸椎及腰椎是屬於前凸的生理曲線
因為前凸,在低頭及向前彎腰的時候
頸椎及腰椎會被拉直
同時形成前縱韌帶會收縮、後縱韌帶伸展、椎間盤向後的情形
使得椎體間形成一個極度不穩定的結構
如果長時間低頭及彎腰
就會使頸椎及腰椎喪失原有的生理曲線而變成直線
而椎體在不對的生理曲線中
不穩定的狀況會越來越嚴重
而身體的自我修復機制就會啟動
開始骨質增生(也就是所謂的骨刺)
而椎體間的椎間孔也因為錯誤的曲線開始慢慢地狹窄
進而壓迫到神經根,形成痠、痛、麻、無力等症狀
所有脊椎方面的疾病,如椎間盤突出、滑脫、側彎等等
起因皆是錯誤的生理曲線引起的
錯誤的生理曲線,來自於錯誤的姿勢
而「低頭」、「彎腰」等姿勢,即是所謂的「常向運動」
臨床上許多頸椎過直的客戶,經詢問生活習慣
皆有常常「低頭滑手機」的動作
在實施肌力測試時,往往都是無力的
但是在實施簡單的「反常向運動」後
甚至可以撐得起一個人的體重
倘若要明確定義「反常向運動」,其實不太容易
不過以最容易懂的說法,就是配合脊椎正常的曲度所做的運動
就是「反常向運動」
譬如「抬頭」、「往後彎腰」等等
製造回復頸椎及腰椎正常生理曲線的運動
來善脊保養的朋友
大部分有接受過「常向運動」及「反常向運動」的測試
測試過方才知道,
原來低頭不到一秒鐘,就會形成頸椎的錯位導致手無力
原來一個錯誤的起床姿勢,就會形成腰椎的錯位導致腳無力
只是翹個腳、只是聳個肩、只是手伸向前拿東西、只是彎個腰、只是歪一邊坐等等... ...
不過呢,只要做個頸椎及腰椎的「反常向運動」
失去的力量就回復了
對健康養生有興趣的朋友們
對於「常向運動」及「反常向運動」還有甚麼想了解的呢?
歡迎留言或是蒞館
一起研究討論喔!

 

#桃園整骨  #桃園整復推拿 #桃園復健治療

TOP